农大新风

官方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西农廉洁之范】(10)李振岐:淡泊名利  心有大爱

【西农廉洁之范】(10)李振岐:淡泊名利  心有大爱

作者: 查看次数:   来源: 日期:2024-09-29

李振岐(1922-2007),河北遵化人,中共党员,植物病理学家、小麦锈病专家。1949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植保系后留校任教,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国内首先揭示了陕、甘、青地区小麦条锈病菌的越夏、越冬和流行传播规律,并提出了防治途径。主持研究了我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规律,并提出了控制对策和建议。主编了我国第一本《植物免疫学》全国统编教材。先后获国家奖2项、省部级奖5项及国际植物保护大会“杰出贡献奖”。

微信图片_20240929152100.png

情牵西北,心系农学谋发展

李振歧出生于河北遵化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目睹病虫害给广大人民造成的惨重损失使他立志要为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努力奋斗。1944年12月李振歧参加青年远征军赴印度兰枷训练基地接受军事训练,退伍回国后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转入国立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学习。

1950年,小麦条锈病肆虐,减产120亿斤,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小麦条锈病防治的全国性协作委员会,年仅24岁的李振岐作为科技骨干参加了这支协作攻关队伍,开始几十年如一日攻坚克难的工作。

没有温室,就在地上挖一排小沟,盖上废玻璃片,自己动手建;没有实验室,就把具有海拔高度差的太白山山腰作为“梯度温度实验室”;为攻克条锈病防治难题,延长每年的科研时间,李振歧又将窑洞改建为低温实验室。

经过40年的坚守与奉献,李振岐实现了他“我现在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为从根本上解决小麦条锈病对我国北方小麦生产的威胁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克勤克俭,清正廉洁为人民

李振岐青年时期就把个人抱负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立志消灭庄稼病虫害,造福人民。他的脚步几乎踏遍甘肃陇南、陇东,陕西关中所有乡镇。每当小麦锈病发病前,他都会乘坐火车、汽车甚至搭手扶拖拉机、骑毛驴,翻山越岭,艰难跋涉,密集调查,反复论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防控建议,指导农技部门做好小麦重大病虫的防控。“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他说自己只是众多奋斗在三农事业当中的普通一员。但正是在这个普通的岗位上,他为国家挽回粮食损失4.25亿公斤!

微信图片_20240929152110.png

他克己奉公,坚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有一次,为了研究小麦条锈病在西北地区的具体越夏情况,他越过关山、六盘山,经过乌鞘岭、张掖、民乐县,鞋磨破了,脚走肿了,没叫一声苦,没喊一声累。考察完毕,回到学校财务处报帐,两个兜里都装着钱,一个是公家的,一个是私家的,结果公家的有余,私家却亏损200元,相当于他半年工资。

李振岐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他教书育人、春风化雨、德艺双馨,他关注国家农业发展,支持青年人成长,为青年人搭建广阔的科研创新平台,健全了学术梯队,为学科发展莫定了人才基础。2002年,他捐出20万何梁何利奖金,设立了植物病理学创新奖,鼓励研究生勇于创新。

从窑洞里走出来的院士李振岐,他以教育家的胸怀和胆识汇聚贤才,以无私的品格深深影响着一代代西农人不断成长进步,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矢志奉献的农业科技人才。

来源:界面新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网站

Copyright@ 200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纪委、监察专员办 版权所有

陕西·杨凌·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邮编:712100